T 0820—2009 粉煤灰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(勃氏法)
1 適用范圍
本方法適用于采用勃氏比表面積透氣儀(簡稱勃氏儀)來測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積。
2 儀器設備
2.1 勃氏儀:應符合現(xiàn)行《勃氏透氣儀》(JC/T 956)的要求,如圖T 0820-1,由透氣圓筒、穿孔板、搗器、U形壓力計、抽氣裝置等組成。透氣圓筒陽錐與U 形壓力計的陰錐應能嚴密連接。U 形壓力計上的閥門以及軟管等接口處應能密封。在密封的情況下,壓力計內(nèi)的液面在3min內(nèi)應不下降。
圖T 0820-1 勃氏儀示意圖
1-透氣圓簡;2-活塞;3-背面接微型電磁泵;4-溫度計;5-開關;6-“U” 型壓力計;7-平面鏡
2.2 透氣圓筒:內(nèi)徑為12.70mm±0.05mm, 由不銹鋼或銅質材料制成。透氣圓筒內(nèi)表 面和陽錐外表面的粗糙度:≤Ra1.6。在透氣圓筒內(nèi)壁距離上口邊55mm±10mm處有一 突出的、寬度為0.5~1.0mm的邊緣,以放置穿孔板。透氣圓筒陽錐錐度:19/38。19: 19mm±1mm;38:34~38mm 。兩者1:10增減。
2.3 穿孔板:由不銹鋼或銅質材料制成,厚度為1.0mm±0.1mm 。穿孔板直徑為mm,穿孔板面上均勻地打有35個直徑為1.00mm±0.05mm的小孔。
2.4 搗器:用不銹鋼或銅質材料制成。搗器與透氣圓筒的間隙≤0.1mm; 搗器底面應 與主軸垂直,不垂直角度小于6'。搗器側面扁平槽寬度:3.0mm±0.3mm 。當搗器放入透氣圓筒,搗器的支持環(huán)與圓筒上口邊接觸時,搗器底面與穿孔板間的距離:15.0mm± 0.5mm。
2.5 U 形壓力計(圖 T 0820-2):由玻璃制成,U 形壓力計玻璃管外徑:9.0mm±0.5mm;U形壓力計U 形的間距:25mm±1mm;U形壓力計在連接透氣圓筒的一臂上刻有環(huán)形線,U 形壓力計底部到第1條刻度線的距離:130~140mm;U形壓力計上第1條刻度線與第2條刻度線的距離:15mm±1mm;U形壓力計上第1條刻度線與第3條刻度線的距離:70mm±1mm;U形壓力計底部往上280~300mm處有一出口管,管上裝有閥門,連接抽氣裝置。U 形壓力計與透氣圓筒相連的陰錐錐度:19/38。19:19mm±1mm;38:34~38mm。兩者1:10增減。
2.6 抽氣裝置:其吸力能保證水面超過第3條刻度線。
圖T 0820-2 U形壓力計、搗器和透氣圓筒的結構及部分尺寸示意圖(尺寸單位:mm)
2.7 濾紙:中速定量濾紙。
2.8 分析天平:感量為0.001g。
2.9 秒表:分度值為0.5s。
2.10 烘箱:量程不小于110℃,控溫精度為±1℃。
3 材料
3.1 壓力計液體
壓力計液體采用帶有顏色的蒸餾水。
3.2 汞
分析純汞。
3.3 基準材料
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,應符合現(xiàn)行《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》(GSB 14—1511)或相同等級的標準物質的要求。
4 勃氏儀的標定
4.1 勃氏儀圓筒試料層體積的標定方法
用水銀排代法標定圓筒的試料層體積。將穿孔板平放入圓筒內(nèi),再放入二片濾紙。 然后用水銀注滿圓筒,用玻璃片擠壓圓筒上口多余的水銀,使水銀面與圓筒上口平齊,倒 出水銀稱量(m?), 然后取出一片濾紙,在圓筒內(nèi)加入適量的試樣。再蓋上一片濾紙后用 搗器壓實至試料層規(guī)定高度。取出搗器用水銀注滿圓筒,同樣用玻璃片擠壓平后,將水銀 倒出稱量(m?)。圓筒試料層體積按式(T 0820-1)計算。
V=(m?-m?)/ρ水銀 (T 0820-1)
式中:V——透氣圓筒的試料層體積(cm3);
m?—— 未裝試樣時,充滿圓筒的水銀質量(g);
m?——裝試樣后,充滿圓筒的水銀質量(g);
ρ水銀——試驗溫度下水銀的密度(g/cm3)。
試料層體積要重復測定兩遍,取平均值,計算精確至0.001cm3。
4.2 勃氏儀標準時間的標定方法
用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測定標準時間
4.2.1 標準樣的處理
將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在110℃±1℃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卻至 室溫。
4.2.2 標準樣質量的確定
稱取標準樣質量,精確至0.001g。稱取的標準樣質量按式(T 0820-2)計算。
m?=ρV(1-ε)
式中:m?——稱取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的質量(g);
ρ——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的密度(g/cm3);
V——透氣圓筒的試料層體積(cm3);
ε——取0.5。
4.2.3 試料層制備
將穿孔板放入透氣圓筒的突緣上,用搗棒把一片濾紙放到穿孔板上,邊緣放平并壓緊。將準確稱取的按本方法4.2.2計算的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標準樣倒入圓筒,輕敲圓筒的邊,使粉煤灰層表面平坦。再放入一片濾紙,用搗器均勻壓實標準樣直至搗器的支持 環(huán)緊緊接觸圓筒頂邊,旋轉搗器1~2圈,慢慢取出搗器。
4.2.4 透氣試驗
將裝好標準樣的圓筒外錐面涂一薄層凡士林,把它連接到U 形壓力計上,打開閥門, 緩慢地從壓力計一臂中抽出空氣,直到壓力計內(nèi)液面上升到超過第3條刻度線時關閉閥 門。當壓力計內(nèi)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3條刻度線時開始計時,當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 第2條刻線時停止計時。記錄液面從第3條刻度線到第2條刻度線所需的時間ts,精 確 到0. 1s 。透氣試驗要重復稱取兩次標準樣分別進行,當兩次透氣時間的差超過1.0s 時 , 要測第3遍,取兩次不超過1.0s 的平均透氣時間作為該儀器的標準時間。
5 試驗步驟
5.1 粉煤灰樣品取樣后,應先通過0.9mm方孔篩,再在105℃±1℃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并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。
5.2 按本規(guī)程T 0819方法測定粉煤灰密度。
5.3 漏氣檢查
將透氣圓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緊,接到壓力計上。用抽氣裝置從壓力計一臂中抽出部 分氣體,然后關閉閥門,觀察是否漏氣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漏氣,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。
5.4 空 隙 率(ε) 的確定
對粉煤灰粉料的空隙率應予選用0.530±0.005。
當按該空隙率不能將試樣壓至本方法4.2.3規(guī)定的位置時,則允許改變空隙率???/span> 隙率的調(diào)整以2000g砝碼(5等砝碼)將試樣壓實至本方法4.2.3規(guī)定的位置為準。
5.5 確定試樣量:
試樣量按式(T 0820-3)計算。
m=ρV(1-ε)
式中:m— 需要的試樣量(g); ρ—— 試樣密度(g/cm3);
V——試料層體積(cm3), 按本方法4. 1測定;
ε——試料層空隙率。
5.6 試料層制備
5.6.1 將穿孔板放入透氣圓筒的突緣上,用搗棒把一片濾紙放到穿孔板上,邊緣放 平并壓緊。稱取按5.5確定的粉煤灰量,精確到0.001g, 倒入圓筒。輕敲圓筒的邊,使粉煤灰層表面平坦。再放入一片濾紙,用搗器均勻搗實試料直至搗器的支持環(huán)與圓筒頂邊 接觸,并旋轉1~2圈,慢慢取出搗器。
5.6.2 穿孔板上的濾紙為φ12.7mm邊緣光滑的圓形濾紙片,每次測定需用新的濾 紙片。
5.7 透氣試驗
5.7.1 把裝有試料層的透氣圓筒下錐面涂一層活塞油脂,然后把它插入壓力計頂端 錐型磨口處,旋轉1~2圈。要保證緊密連接不致漏氣,并不振動所制備的試料層。
5.7.2 打開微型電磁泵慢慢從壓力計一臂中抽出空氣,直到壓力計內(nèi)液面上升到擴 大部下端時關閉閥門。當壓力計內(nèi)液體的彎月液面下降到第3條刻度線時開始計時(圖 T 0820-2),當液體的彎月面下降到第2條刻度線時停止計時,記錄液面從第3條刻度線 下降到第2條刻度線所需的時間t, 以 秒(s) 記錄,并記下試驗時的溫度(℃)。每次透氣 試驗,均應重新制備試料層。
6 計算
6.1 當被測試樣的密度、試料層中空隙率與標準試樣相同,試驗時溫度與校準溫度之差≤3℃時,比表面積可按式(T0820-4) 計算 ,如試驗時溫與校準溫度之差>3℃時,比表面積則按式(T 0820-5)計算。
(T 0820-4)
(T 0820-5)
式中:S——被測試樣的比表面積(cm2g);
Ss——標準試祥的比表面積(cm2/g);
t——被測試樣試驗時,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(s);
ts——標準試樣試驗時,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(s);
η——被測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(μPa·s);
ηs——標準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(μPa·s)。
注:保留至小數(shù)點后兩位。
6.2 當被測試樣的試料層中空隙率與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空隙率不同,試驗時的溫度與 校準溫度之差≤3℃時,比表面積可按式(T 0820-6)計算。
(T 0820-6)
如試驗時溫度與校準溫度之差>3℃時,比表面積則按式(T 0820-7)計算。
(T 0820-7)
式中:ε——被測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;
εs——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。
6.3 當被測試樣的密度和空隙率均與標準樣品不同,試驗時溫度與校準溫度之差 ≤3℃時,比表面積可按式(T 0820-8)計算。
(T 0820-8)
如試驗時溫度與校準溫度之差>3℃時,比表面積則按式(T 0820-9)計算。
(T 0820-9)
式中:ρ——被測試樣的密度(g/cm3);
ρs——標準試樣的密度(g/cm3)。
7 結果整理
粉煤灰比表面積應由2次透氣試驗結果的平均值確定,計算結果保留至10cm2/g。如兩次試驗結果相差2%以上,則應重新試驗。
8 報告
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(nèi)容:
(1)原材料的品種、規(guī)格和產(chǎn)地;
(2)試驗日期及時間;
(3)儀器設備的名稱、型號及編號;
(4)環(huán)境溫度和濕度;
(5)粉煤灰試樣的比表面積;
(6)執(zhí)行標準;
(7)需要說明的其他內(nèi)容。
條文說明
本方法和《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勃氏法》(GB/T 8074)(neq ASTM C204:1981)等效。本方法中勃氏透氣儀要求參照《勃氏透氣儀》(JC/T 956)。粉煤灰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的粉煤灰粉末所具有的總面積,以cm2/g 表示。其原理根據(jù)一定量的空氣通過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粉煤灰層時,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變化來測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積。在一定空隙率的粉煤灰層中,孔隙的大小和數(shù)量是顆粒尺寸的函數(shù),同時也決定了通過料層的氣流速度。
本方法也可用于比表面積在2000~6000cm2/g 范圍的其他各種粉狀物料比表面積的測定,但不適用于測定多孔材料及超細粉狀物料。
測定比表面積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(1)試樣搗實:由于試料層內(nèi)空隙分布均勻程度對比表面積結果有影響,因此搗實試 樣應按規(guī)定統(tǒng)一操作。
(2)空隙率大?。涸跍y定需要相互比較的試料時,空隙率不宜改變太多。
(3)確保透氣儀各部分接頭應保持緊密。
勃氏比表面積透氣儀分手動和自動兩種,當同一粉煤灰用手動勃氏透氣儀和自動勃 氏透氣儀測定的結果有爭議時,以手動勃氏透氣儀測定結果為準。
在不同溫度下水銀密度、空氣粘度η和見表T 0820-1。
表T 0820-1 在不同溫度下水銀密度、空氣粘度η和
室溫(℃) | 水銀密度(g/cm3) | 空氣粘度y(mPa · s) | |
8 | 13.58 | 0.01749 | 0.13225 |
10 | 13.57 | 0.01759 | 0.13263 |
12 | 13.57 | 0.01768 | 0.13297 |
14 | 13.56 | 0.01778 | 0.13334 |
16 | 13.56 | 0.01788 | 0.13372 |
18 | 13.55 | 0.01798 | 0.13409 |
20 | 13.55 | 0.01809 | 0.13450 |
22 | 13.54 | 0.01819 | 0.13487 |
24 | 13.54 | 0.01828 | 0.13520 |
26 | 13.53 | 0.01837 | 0.13554 |
28 | 13.53 | 0.01847 | 0.13590 |
30 | 13.52 | 0.01857 | 0.13627 |
32 | 13.52 | 0.01867 | 0.13664 |
34 | 13.51 | 0.01876 | 0.1369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