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0752—2011稀漿混合料濕輪磨耗試驗
1目的與適用范圍
本方法適用于檢驗成型后的稀漿混合料的配伍性和抗水損害能力,可與負荷輪載試驗一起確定混合料的最佳瀝青含量。
2儀具和材料技術(shù)要求
2.1濕輪磨耗儀:如圖T0752-1所示。它由下列部分組成:
圖T0752-1濕輪磨耗儀
1-試件托盤;2-磨耗頭;3-試件夾具;4-電機;
5-提升手柄;6-磨耗管:7-試件臺;8-底座
2.1.1磨耗頭:磨耗頭總質(zhì)量(包括橡膠磨耗管)2270g±20g,其固定裝置可在軸套內(nèi)垂直12.7mm±1.0mm范圍內(nèi)自由活動.磨耗頭的轉(zhuǎn)速為自轉(zhuǎn)140r/min±2r/min,公轉(zhuǎn)為61r/min±1r/min。
2.1.2磨耗管:磨耗管為內(nèi)徑19mm、壁厚6.4mm、長度127mm的橡膠軟管,磨耗管外層應(yīng)為聚氯丁橡膠,中間需加筋。磨耗管外層橡膠硬度為HRC60?HRC70。
2.1.3試樣托盤:試樣托盤為平底金屬圓盤,內(nèi)徑不小于320mm,深度50mm±5mm.試樣托盤可以方便取下,可依靠夾具與升降平臺固定。
2.2模板:邊長為360mm的塑料板,中間有一直徑為280mm±1mm的圓孔。試模厚度為6.4mm±0.2mm。
2.3油毛氈圓片:直徑為286mm。
2.4天平:稱量6kg,感量不大于O.lg。
2.5水浴:溫度能控制在25℃±1℃。
2.6烘箱:帶強制通風(fēng),溫度能控制在60℃±3℃。
2.7刮板:有橡膠刮片,長300mm。
2.8其他:拌鍋和拌鏟等。
3方法與步驟
3.1試樣制備
3.1.1將烘干的礦料用4.75mm篩過篩后備用。
3.1.2將油毛氈圓片平鋪在操作臺上,再將模板放在平整的油毛氈圓片上居中。
3.1.3試樣中各組分的配合比以拌和試驗所確定的礦料、填料、添加劑、乳化瀝青或改性乳化瀝青和水的比例為準(zhǔn),其中礦料為4.75mm篩余部分。
3.1.4稱取總質(zhì)量800g的礦料放入拌鍋,摻入填料,拌勻;然后加入水拌勻,再加入乳化瀝青或改性乳化瀝靑拌和,拌和時間不超過30s±2s;將拌勻的混合料倒入試模中并迅速刮平。對于快凝的混合料,整個操作過程宜在45s內(nèi)完成。
3.1.5取走模板,將試樣放入60℃±3℃:的烘箱中烘至恒重,一般不少于16h。
3.2試驗步驟
3.2.1從烘箱中取出混合料試件,冷卻到室溫,稱取油毛氈圓片及試件的合計質(zhì)量(ma),準(zhǔn)確至0.lg。
3.2.2浸水1h濕輪磨耗試驗時,將試件放入25℃±1℃的水浴中保溫60min;浸水6d濕輪磨耗試驗時,將試件放入25℃±1℃的水浴中保溫6d。
3.2.3把試件及油毛氈從水浴中取出,放入試樣托盤中,往試樣托盤中加入25℃的水,使試件完全浸入水中,水面到試件表面的深度不少于6mm。
3.2.4把裝有試件的試樣托盤固定在磨耗儀升降平臺上,提升平臺并鎖住,此時試件頂起磨耗頭。
3.2.5開動儀器,使磨耗頭轉(zhuǎn)動300s±2s后停止。每次試驗后把磨耗頭上的橡膠管轉(zhuǎn)動一定角度以獲得新的磨耗面(用過的面不得使用),或換上新的橡膠管。
3.2.6降下平臺,將試件從盛樣盤中取出沖洗,然后放入60℃烘箱中烘至恒重。
3.2.7從烘箱中取出試件,冷卻到室溫,稱取試件與油毛氈的總質(zhì)量(mb),準(zhǔn)確至0.lg。
4計算
磨耗值按式(T0752-1)計算。
WTAT=(ma-mb)/A (T0752-1)
式中:WTAT——稀漿混合料的磨耗值(g/m2);
ma——磨耗前的試件質(zhì)量(g);
mb——磨耗后的試件質(zhì)量(g);
A——磨耗頭膠管的磨耗面積(m2)(由儀器說明書提供)。
5報告
5.1當(dāng)一組測定值中某個測定值與平均值之差大于標(biāo)準(zhǔn)差的k倍時,該測定值應(yīng)予舍棄,并以其余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(jié)果。當(dāng)試樣數(shù)目n為3、4、5、6時,T值分別為1.15、1.46、1.67、1.82。一組試樣個數(shù)一般不少于3個。
5.2報告應(yīng)包括:混合料配合比、試件的濕輪磨耗值。
條文說明
本試驗方法是參照國際稀漿封層協(xié)會ISSA T100,對《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(guī)程》(JTJ052—2000)中的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混合料濕輪磨耗試驗(T0752—1993)進行修訂后提出的。與T0752—1993相比,本試驗方法主要有以下修訂:
(1)將制備試樣的礦料由原來的合成礦料修訂為篩除4.75mm以上部分的礦料;
(2)增加了浸水6d濕輪磨耗的試驗方法;
(3)提出了濕輪磨耗試驗儀的技術(shù)要求。